央視“315晚會”讓 #禹州粉條純“薯”造假# 沖上熱搜。近日,綿陽市涪城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了一批標注“龍卩粉絲”字樣的假冒“龍口粉絲”產品,經初查,該店經營者銷售引人誤解的假冒龍口粉絲行為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對上述產品采取封存扣押強制措施。
3月18日,上游新聞記者(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查詢多家電商平臺發現,仍有多款標稱“龍口粉絲”的產品并非出自龍口粉絲原產地,還有企業玩起文字游戲,將商品名稱改為“龍叩粉絲”“龍皓尤口粉絲”等,借此碰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重慶執業律師聶先生表示,這種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及不正當競爭。
被查處假冒“龍口粉絲”仍在網售
作為一種新型知識產權,地理標志是產品品質、特征、信譽的標志。公開信息顯示,龍口粉絲是山東省煙臺市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2 年9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2年第92號公告,批準對“龍口粉絲”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在國家標準《GB/T 19048-2008 地理標志產品 龍口粉絲》中,上游新聞記者看到,龍口粉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包括山東省煙臺市境內的龍口市、招遠市、蓬萊市、萊陽市、萊州市。
3月18日,上游新聞記者查詢多家電商平臺發現,依然有不少涉嫌假冒的“龍口粉絲”在銷售。
在一家電商平臺,記者發現重慶華友銷售的一款標稱夏邑縣益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儂鄉妹”龍口粉絲,月銷量超過1.2萬,產地為河南商丘;另一款標稱夏邑縣匯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喜宴天下”龍口粉絲,月銷量近6000份,產地為河南省商丘市。上述兩款產品均不在龍口粉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企業采取相近字打擦邊球的方式,“碰瓷”龍口粉絲。
在某電商平臺,上游新聞記者看到,此次被綿陽涪城區市場監管局查獲的,標稱夏邑縣恩佳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龍卩”粉絲,月銷量超過1.3萬件,在同類粉絲銷量榜中為第1名。該產品產地河南商丘,并不屬于龍口粉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
店家用標簽把“口”字遮擋,誤導消費者(受訪者供圖)
電商平臺回應:已跟進處理
3月18日,重慶執業律師聶先生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以及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的混淆行為。上述行為,均屬于虛假宣傳。
上游新聞記者隨后致電該電商平臺,在提交相關證據后,工作人員表示,平臺將會跟進處理并及時反饋。
上游新聞記者 馮盛雍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上游。
